作者: 尚泰裝飾設計 發表時間:2018-09-12瀏覽量:4677
INKWOOD餐廳是年輕的主廚楊北川開的第一家餐廳,餐廳位于上海番禺路上的上生新所。北川是一個東西文化的混合體,28年的人生時光里,他一半在北京胡同和小屁孩追打嬉戲,一半則切換到北美白人餐廳的廚房間里磨練學習,他好像把東西文化與教育,扳開、揉碎了咽到肚子里,長成了自己。北川無論到了哪里,都喜歡用當地食材,沿著自己的思路,說出如何處理、搭配、烹煮,然后自己感嘆:“哇,味道肯定不錯”。
▼入口等待區
八荒設計這次負責INKWOOD餐廳的品牌視覺識別系統(VI)、空間以及軟裝的整體設計。當北川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說是被他們設計的一款草字頭板凳的至簡趣味所打動。起初,當北川對自己要開的這家餐廳頭頭是道時,在兩位設計主案Andrea和Shirley看來,卻其實非常模糊,也不立體生動。直到后來當他決定將INKWOOD(木墨)作為餐廳名稱時,一切才突然都串聯了起來:“一則,木,代表了大自然;墨,代表了日常生活。再則,木,代表了食材;墨,代表了能使食材更為出彩的醬汁。”
▼平面圖
一走進INKWOOD餐廳,地面上就有一條黃銅和光線一起向正面的廚房窗口延伸,指向餐廳最重要的核心,北川工作著的廚房。整個餐廳一米二高度以下都是主VI的墨綠色護墻板,仿佛整個餐廳都浸沒在墨汁中,只在正對入口的廚房窗口以及窗邊的位置拉伸起兩個帶著壁龕的墨綠盒子,強調盒子框出的視覺中心。一米二以上的墻面采用芥黃的粗糙材質,吸收和反射光線,使整個用餐環境變得更為溫暖柔和。精心挑選和定制的飾品看似隨意的擱在一米二的腰線平臺上。剩余的區域線條簡潔,僅僅用色彩、體塊和材質的拼接來體現木和墨的主題與細節。
▼前臺
▼用餐區
▼高分享桌
▼分享長桌
▼窗邊的壁龕及裝飾
▼壁龕細部
在INKWOOD,給很多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餐廳的用色。Andrea說,“木、墨和醬汁的色彩讓我想到了意大利畫家Giorgio Morandi的配色,我想要讓INKWOOD的用餐者們感受到木與墨的濃重和溫度,同時在視覺層面上‘品嘗’到醬汁和食材在一起沖撞、對比和融合的味道。”
▼墻面細部
▼定制壁燈及色彩及配飾
整個餐廳有各種不同的座位配置,適合不同的用餐人數的顧客,最值得一提的是廚房窗口前的“主廚的餐桌”。高桌的設計能讓坐在這個桌子上的客人視平線與廚房內工作著的廚師們的視平線同高,透過窗口擺放的北川和合伙人最愛的烹飪書籍,可以觀摩烹飪的全過程。餐廳的餐具、軟裝甚至花藝也延續了INKWOOD的VI配色和空間設計的整體風格,述說食物的層次和情感化學作用,如同北川的糖葫蘆,解構的軟糯山楂和焦香的蜂巢搭配一勺奶油撒上些糯米紙,是東西文化的交融,是北京童年的記憶,也是北川的縮影。
▼主廚的餐桌
▼主廚的餐桌細部
在空間中,設計師并不想用太多的曲線來分散客人對食物的關注,因此在餐廳的空間設計中,木與墨的表現只剩下了色彩和材質的變化,地面、墻面、家具、轉角、各種訂制燈具中,凸出的是那筆金黃色的連接以及不同材質所表現出的精致細節。同樣的,在VI的平面設計中,墨的表現是靈動的,是一系列流動的色彩泡泡;而主logo則用一條簡單而肯定的金黃色筆劃,連接起互相鏡像的“INK”和“WOOD”字樣。
▼VI設計產品
在設計過程中,八荒設計與餐廳的創始團隊長時間一起討論概念,用Shirley的話來說,“每個新品牌VI和空間整體設計的過程,都是一個長時間與客戶互相感染和洗腦的過程。”最終,兩位主案決定不把著眼點放在“木”或“墨”任何一個具象的元素上,而是放在他們之間的聯系上,因為他們認為“木”或“墨”之間的那筆連接才是INKWOOD餐廳最重要的精神。兩個看似無關的并列元素結合所創造出的迷人聯系和平衡,就像對大自然的熱愛如何與日常生活融合,食材如何與醬汁相輔相成,餐廳里就餐的人與人之間如何分享互動,以及餐廳靈魂人物——楊北川如何用各種食材配搭創作美味。
▼立面圖
—
項目名稱:INKWOOD餐廳
建筑、室內、視覺識別設計:八荒設計Studio8
主創建筑師: 董雪蓮
項目地址:中國上海市哥倫比亞公園
面積:296平方米
攝影:羅蘇, 八荒設計
客戶: Inkwood餐廳
使用材料:水泥, 水磨石,黃銅, 木
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
掃一掃訪問手機網站